Photokina 2006
![](http://blog.terrysham.com/uploaded_images/Photokina-781195.gif)
1 Carl Zeiss繼續成為最強副鏡廠,在Nikon F上推出兩支大光圈ZF系列鏡頭後,繼續發展兩支廣角及兩支微距鏡頭,兩支廣角鏡頭分別是Distagon T* 25mm F2.8 ZF及Distagon T* 35mm F2 ZF,看似是Contarex年代的設計,兩支微距鏡頭分別是Makro-Planar T* 50mm F2 ZF及Makro-Planar T* 100mm F2 ZF,用上了電影鏡頭的技術,但可惜放大倍率只有1:2;作為Leica的永遠死敵,Carl Zeiss繼續發展ZM系列,發表了兩支超廣角ZM系列鏡頭,分別是Distagon T* 18mm F4 ZF及C Biogon T* 21mm F4.5 ZM,相信是價格比較相宜的超廣角方案,亦是DRF的廣角入門鏡頭;Carl Zeiss及Hasselblad呢對老拍檔已經很久沒有新鏡頭發表,突然一口氣發表了三支ZV系列鏡頭,分別是Distagon T* 50mm F4 ZV、Makro-Planar T* 120mm F4 ZV及Sonnar T* 180mm F4 ZV,很Classic的銀色鏡身,新增了67mm的標準濾鏡接口,不用購買昂貴的B60濾鏡;雖然很多新鏡頭發表,但仍然很期待在Sony alpha上的三支ZA系列鏡頭,因為ZA系列鏡頭是唯一發展中的自動對焦鏡頭;最後很不幸,在sinar上的ZH系列鏡頭好像已經死了,但都已經足以令大家破產......
2 Leica發表了M8(即先前的M Digital),配備Kodak KAF-10500 CCD Sensor,使用上金屬垂直Shutter,移除了上快門Lever,這還算是一部Leica M嗎?反而令我興奮的是兩支新M系鏡頭,第一支是Tri-Elmar-M 16-18-21mm F4 ASPH,一支鏡頭包含三個超廣角焦段,還推出了一個覆蓋16至28mm視角的外置式Viewfinder。第二支是Elmarit-M 28mm F2.8 ASPH,鏡身很小巧,應該是價錢最相宜的一支Leica廣角入門鏡頭。
3 Nikon發表了70-300mm f/4.5-5.6G ED-IF AF-S VR Zoom-Nikkor,一直有使用70-300mm f/4-5.6G AF Zoom-Nikkor,此鏡頭的光圈雖然細,但光學表現出眾,加上重量輕體積小,是旅行必然帶備的常用鏡頭,但焦段在200mm以上時根本無法手持拍攝,如今加上防手震裝置,簡直是如虎添翼,況且現在使用中的70-300mm f/4-5.6G AF Zoom-Nikkor的造工實在太陽春,接環都是膠製的,看來要升級了。
4 Fujifilm發表了S5 Pro,日本人跟中國人一樣迷信,故此機不叫S4 Pro而直接命名為S5 Pro,使用Nikon D200的機身裝上Fujifilm自家製的Super CCD SR Pro Sensor,可支援非CPU鏡頭測光,終於可以在Fujifilm的DSLR上暢快地使用ZF系列鏡頭,但這塊CCD是三年前使用在S3 Pro上的Super CCD SR的改良版,莫非這三年間Fujifilm什麼都沒有做過?我相信可能有秘密武器尚未登場!
5 Pentax發表了K10D,很強的CCD Sensor,很強的A/D Converter,很強的影像處理器,很強的防手震裝置,很強的防雨防塵外殼,很相宜的價格。
6 Olympus發表了E-400,回復輕巧的傳統相機外型,有點像從前OM系列的影子。
7 Canon發表了EF 50mm F1.2L USM,一支肥胖胖的大口徑標準鏡頭,沒有什麼期望,只是很喜歡它的外型。
0 則留言:
發佈留言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<< 首頁